半岛综合体育黑色紧身衣、半透明、烟熏妆配浪,眼神凌厉如女王驾到半岛综合体育,甚至倒立秀出逆天长腿半岛综合体育。
这组照片迅速引发两极争议:有人称她“运动员颜值天花板”、“跨界超模潜力股”,也有人嘲讽“不务正业”“想红想疯了”。
早在2023年,她便以民族风写真、迪士尼“翠丝”造型、厦门时装周T台走秀等多元形象打破公众对运动员的刻板认知。
仅对标国际超模肯达尔·詹娜的穿搭,更将奢侈品香奈儿耳环、圣罗兰高跟鞋与力量感身材结合,塑造出“贵气与野性并存”的矛盾美学。
吴艳妮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常年被“”“又美又飒”刷屏,品牌方早已嗅到商机:
阿迪达斯、伊利、一汽奔腾等代言合同累计破亿,2023年狂揽12个代言的她,甚至被调侃为“广告姐”。
正当舆论热议其时尚人设时,吴艳妮在2月10日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上抛出另一枚“炸弹”。
女子60米决赛中,她以7秒64刷新个人最佳成绩;次日60米栏决赛又以8秒22夺冠。
支持者赞其“清醒谦逊”,反对者则翻旧账:“嘴上说靠实力,身体却很诚实地蹭流量。”
2024年斩获4个全国冠军、2个国际赛事冠军,包揽中国女子100米栏年度最佳10个成绩中的8席半岛综合体育,甚至拿下历史首个金标赛冠军。
但巴黎奥运会止步复活赛的遗憾,让她的“成绩与流量是否匹配”成为长期争议点。
这种策略在汽车行业并非孤例:哪吒汽车绑定古力娜扎玩谐音梗,奥迪押注郑钦文蹭网球热度,均试图以“流量嫁接”打破行业营销僵局。
正如网友吐槽:“运动员就该穿运动服站赛道,穿西装拍广告像小孩偷穿大人衣服。”
游泳选手潘展乐因“光膀子”形象深入人心半岛综合体育,穿上西装反被调侃“像AI换脸”;
汪顺的“半裸泳池照”与瑞幸广告中的白领造型对比半岛综合体育,更被戏称“分裂式营销”。
在娱乐明星频繁塌房的当下,体育明星凭借健康形象与故事性成为品牌“安全牌”;
在过去,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时,往往只看重运动员是否获得冠军,金牌几乎成为了衡量运动员价值的唯一标准。
但如今,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。品牌开始更加注重挖掘运动员的个性特点、身上的争议性话题,以及他们背后的成长故事。
再看看女性运动员的发展,从李梦的染发到陈梦的美甲,越来越多的女运动员开始打破 “朴素无华” 的传统刻板印象。
女性运动员同样可以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己的飒爽英姿,也能够在生活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光彩。
品牌方对此心知肚明,在他们看来,“黑红” 虽然伴随着争议,但总比 “无人问津” 要好得多。
因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,流量就意味着关注度,而关注度往往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。
在这个运动员可做模特、可玩穿搭、可当网红的时代,吴艳妮的“叛逆”或许正是体育产业进化的缩影。